- · 《南洋问题研究》投稿方[06/30]
- · 《南洋问题研究》期刊栏[06/30]
- · 南洋问题研究版面费是多[06/30]
中国文学论文_道器之用:鲁迅与南洋大学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一鲁迅与南洋大学族群文化/身份的建构 (一)作为“方法”的鲁迅 (二)“鲁迅神话”与族群认同 二鲁迅与南洋大学的学生运动 (一)鲁迅与南洋大学的五四想象 (二)鲁
文章目录
一鲁迅与南洋大学族群文化/身份的建构
(一)作为“方法”的鲁迅
(二)“鲁迅神话”与族群认同
二鲁迅与南洋大学的学生运动
(一)鲁迅与南洋大学的五四想象
(二)鲁迅与林语堂的“斗争”
1. 跨时空对峙。
2. 意识形态冲突。
三鲁迅与后南洋大学时期的情感“疗救”
(一)“怀乡”情结的反思
(二)“羞耻”与“故事新编”
1. 羞耻的“敢曝”(Camp)。
2. 羞耻的抵消。
文章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马华人社群为维系华族教育与文化的延续性及完整性,于1953年筹办了中国海外第一所华文高校——南洋大学。在冷战背景中,南洋大学的建立与兴学并非单纯的教育课题,其背后还牵涉殖民/反殖民势力的争斗、国族/族群认同的拉扯、美苏阵营意识形态的角力等问题。而在南洋颇有传统的鲁迅则再一次被寻唤,通过鲁迅的遗产借助及多元影响聚力,南洋大学学人们不仅建构起以“族群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还深化了学生的族群认同,并肃清了校园内部的右翼势力,甚至在南洋大学被迫关闭后,他们利用关涉鲁迅的文学创作进一步反思历史、总结经验。可以说,鲁迅在南洋大学历史上发挥着“道器之用”——他不仅精神上引领着南洋大学学人们,而且还被修改、塑造,成为他们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资源供给。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胡星灿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论文分类号:I210;G649.2
文章来源:《南洋问题研究》 网址: http://www.nywtyjgw.cn/qikandaodu/2022/060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