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这五座计划单列市(6)

来源:南洋问题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送女出国、学贯中西、立志报国,是宋耀如的终极目的。宋耀如常对孩子们说,学好英文是为了更好地睁开眼睛看世界,但同时中文一定要更好。宋氏兄弟

送女出国、学贯中西、立志报国,是宋耀如的终极目的。宋耀如常对孩子们说,学好英文是为了更好地睁开眼睛看世界,但同时中文一定要更好。宋氏兄弟姐妹都曾出国留学,但宋耀如却不鼓励他们留在国外。他会定期写信、寄剪报给儿女,把国内发生的新闻信息传递给他们,让他们及时了解国内发生的事以及革命的发展。由始至终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宋氏兄弟姐妹都以身为人为荣。

四、母亲家“娘家文化”的传承延续

作为母亲,倪桂珍对子女的教育甚严,认为“养不教父之过,也是母之过”。倪桂珍不仅出生于浦东,而且还和姐姐倪桂金、妹妹倪秀珍一起,成为名扬川沙的“倪家三姐妹”。倪桂金和倪秀珍才貌双全,后来分别嫁给人才出众、事业有成的我国20世纪末首批公费留美学生牛尚周和第二批留美生温秉忠,引为传世美谈。后来在1907年冬,正是倪秀珍和温秉忠以姨姨姨夫和“监护人”的双重身份,带领才10多岁的宋庆龄和宋美龄辞别爹娘,远跨重洋赴美留学。从“倪家三姐妹”到“宋家三姐妹”,娘家文化的示范引领和传承作用不言而喻。

历史上,很少有像宋氏家族这样,能如此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走向。宋霭龄与孔祥熙联姻,家财万贯、富甲一方;宋庆龄与连理,献身革命、追求理想;宋美龄与结婚,权倾朝野、呼风唤雨;老大宋子文帮助主持经济,29岁任职广州军政府中央银行行长,31岁又就任财政部长。

民间曾流传一句话“宋家有三姐妹,一个爱钱、一个爱权、一个爱国”,再加上“宋氏三兄弟”身居要位,这也正体现了宋家对近代财富命脉、权力更迭,国家命运的深刻影响。

谁实力更强一些?

科大和复旦大学各有千秋,孰强孰弱较难区分,同时两校是同档次不同类型的学校(一个理工类,一个综合类),没有较大的可比性和竞争性,更多的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中科大,建国后成立的最年轻顶尖学府;复旦,52年院系大调整的最大受益者。

科大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诞生的,受到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支持。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创校伊始就是为两弹一星事业所服务,把科大的成立评价为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建校第二年就成为全国重点大学;钱学森、郭永怀、华罗庚、赵九章、钱三强等一大批最顶尖科学家汇聚科大,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有11位曾在科大任教和担任系主任等职务。

科大建校虽然只有短短一甲子岁月,却走过了许多高校花一百年才达到的地步!中科大如今已是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偏理工类的全国重点大学。

她在高教改革浪潮中屡屡冲锋在前,积极发扬敢为人先的大魄力和追求卓越的大志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中科大首创少年班,首办全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培养了首批新博士,建立了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入选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数第一,院士和杰青校友产出率第一……

正如国家最高领导人在致中科大60周年校庆贺信中评价所言“科学技术大学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复旦大学,建国初期院系调整后从私立大学一跃成为了顶尖高校。复旦大学起源创建于1905年的复旦公学,是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1917年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1952年的院系大调整是复旦大学兴旺发展的契机。复旦大学的法学院、商学院、农学院调出,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文、理科等有关院系并入复旦大学。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的基础学科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也集中了江、浙、沪等地区的一批名师大儒,被誉为“江南第一学府”。

以至于今天网上依旧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因为当年浙大就有很多优势专业被整体合并到复旦,所以有一位浙大校友调侃说:“复旦是浙大下的蛋”,因为许多复旦教授是浙大校友,“浙大一开校庆,复旦就要停课”。

如今,复旦大学凭借着院系调整先发优势和上海地域优势已经成长为一所综合性顶尖强校,在2017年最新学科评估中,复旦大学获批A类学科23个,其中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史、数学等5个学科获得A+。

文章来源:《南洋问题研究》 网址: http://www.nywtyjgw.cn/zonghexinwen/2022/1207/493.html



上一篇:问津许柏鸣:实木家具突围受困,转型抓手在哪
下一篇:南洋问题研究论文综述(南洋问题研究论文综述

南洋问题研究投稿 | 南洋问题研究编辑部| 南洋问题研究版面费 | 南洋问题研究论文发表 | 南洋问题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南洋问题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